站桩
1、双脚平肩宽站立,脚尖稍内扣
2、胯部放松,下沉,大腿膝盖上着力
3、身体中正,放松
4、头部向上延伸
5、双手自然垂放
脚步
1、双脚同肩宽站立,后撤一步,后撤步朝外45度角
2、胯部放松,下沉。胯部重心后移,前脚尖自然抬起,最后着力点在大腿膝盖上部
3、胯部重心自然前移,到后腿近乎伸直
4、无论前移后移,身体保持中正
5、前移完成后,后脚抽丝般收;伸脚时脸部转45度脚,身子微转
起势手部动作
1、双手平肩宽,沉肩、落肘
2、抱圆时手心相对
站桩
1、双脚平肩宽站立,脚尖稍内扣
2、胯部放松,下沉,大腿膝盖上着力
3、身体中正,放松
4、头部向上延伸
5、双手自然垂放
脚步
1、双脚同肩宽站立,后撤一步,后撤步朝外45度角
2、胯部放松,下沉。胯部重心后移,前脚尖自然抬起,最后着力点在大腿膝盖上部
3、胯部重心自然前移,到后腿近乎伸直
4、无论前移后移,身体保持中正
5、前移完成后,后脚抽丝般收;伸脚时脸部转45度脚,身子微转
起势手部动作
1、双手平肩宽,沉肩、落肘
2、抱圆时手心相对
导言:ChatGPT已经诞生有半年左右了。人工智能正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引起人们的热议。我也把我的使用体验和一些思考记录下来。
一、使用体验
使用ChatGPT,对工作、学习和生活,非常有帮助。
ChatGPT迅速对我提问的问题提供汇总回答。这是和传统的搜索引擎非常不一样的一个点。
传统搜索引擎基于单个网页的信息汇总。也就是说,单个网页的信息汇总成什么样传统搜索引擎就展示成什么样。搜索引擎提供多个网页的列表,但并不对这多个网页的内容进行汇总整理。用户必须通过简单浏览几个网页或者是其中一个网页(幸运的话)来汇总整理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ChatGTP整合很多数据库,或者包括书籍,网页,图书馆等各种信息知识,汇总回答使用者的问题,高效地替用户完成了费时费脑的信息汇总工作。
二、助力工作、学习和生活
AI对我这个生信初学者来说,提供非常方便的帮助。
在系统学习上,我还相信,通过阅读书籍或者学习网络课程可以得到系统的知识。可以求助AI,从而迅速查询到书籍列表或者网络教材。
在面对具体问题时,我们习惯使用搜索引擎来寻找,网络上是否已经有人提出类似的问题,并且有人提供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AI则直接提供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对生信来说,可以寻求AI在代码上的帮助,然后拷贝AI提供的代码直接试运行。如发现出现问题就可以反过来问AI,为什么会出现问题,AI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代码。当然AI有出错或者是提供错误的代码,不能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网络上往往不存在直接可以试运行的代码。所以AI在这方面体现出极强的竞争优势。
在生活上我尝试问AI是否可以提供旅游景点建议。AI也能给出非常具体的景点介绍。这对迅速了解一个旅游地点或城市的旅游资源,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三、感受到危机
(一)对AI的回答要保持警惕
我在阅读赵卓云的《万古江河》一书时,遇到“晁错奏议”这个词。于是我问了ChatGPT。
以下为chatGPT的解释,未见于其他网络材料:《晁错奏议》是《史记》中的一篇奏议,由汉代大臣晁错上书,上请废黜权臣吕后,恢复汉武帝政治,整顿社会秩序,以振兴汉朝。该奏议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吕后势力的批判:晁错认为,吕后专权,滥用别人之力,扰乱朝纲,致使官僚腐败,生灵涂炭,风俗败坏。
二、对汉武帝政策的肯定:晁错赞扬汉武帝的治国之道,认为其政策无私,法治得当,国家稳定,民众安居乐业。
三、对朝政改革的建议:晁错呼吁废黜吕后,恢复汉武帝政治,实行严格的律法,整顿官场,减轻百姓负担,培养人才,以振兴汉朝。
《晁错奏议》成为古代中国重要的政治文献之一,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的腐败问题,也为后世政治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是不是看着非常的靠谱?但是我借用搜索引擎来搜索这个词的时候,得到非常少的搜索条目。而且这些搜索条目里面并没有类似的介绍。
然后我进一步问ChatGPT,这个词出自哪里?他说来自《史记》的某一章。但我查阅史记的这一章节的时候,并没有看到类似的内容。
如果我没有接着去搜索,并去追问,我非常可能就真把这一个“知识”记住我的大脑。
这让我大吃一惊。在我们使用搜索引擎时,我们有更多的条目可以比较判断,或者根据条目的来源权威性来判断可信的程度。但我们现在使用的ChatGTP,这种比较选择就非常有限了。
我还有一次向ChatGTP提问,说中国是否出现过高考满分的考生。ChatGTP,列出了4个人。我一一搜索都没有得到这4个人考满分的信息。我在搜索引擎里面知道河南省何碧玉考了标准分满分。我向ChatGTP和讯飞都提到何碧玉后,他们都迅速承认,何碧玉确实考了高考满分。当我进一步追问信源时,ChatGTP说,“大语言模型没有确切的信息来源。大语言模型的回答来源于推理和猜测。信息可能不可靠,请进一步查找确认。”而讯飞非常坚决的说,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美国的ChatGPT在人工智能方面表现的更为人文主义,更为谦逊。而我国的讯飞,真是一个技术宅男。对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和危险认识不足。
(二)国家、“族群”在人工智能上的竞争
有一段时间因为网络的原因没法使用chatGPT,被迫使用讯飞来解决生信学习中的代码问题,是发现得到代码不如chatGTP理想。
在网络被限制的情况下,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也被限制了。对于整个国家来说,相当于我们的智力或人工智能智力受到了限制。在当前中美竞争激烈,要不断的分割的情况下,让我感觉到更强的危机感。
把视野扩展到更理性更直观的角度来看。chatGTP等大数据模型,除了算法外,AI公司“饲喂”了大量的数库库资料。这些训练用的数据库资料本身是人为选择的。有语言、族群的差异。其中有事实(fact)的部分,也有观点(opinion)的部分。这些混杂内容很可能在AI中输出而影响使用者的价值观。
弱势的国家、文化很可能会被进一步的弱化。
(三)法律、知识产权……
我们不清楚大数据模型使用的是哪些数据进行预训练。这些预训练的数据是否涉及知识产权?
如果大数据模型产出的内容,涉及个人隐私、未成年人保护,甚至影响他人名誉,法律责任如何界定?
母亲去世已近七年。再谈论起她的旧事,没有多少悲伤,更多的是回忆和温情。
再与亲戚相聚,才知道母亲师范毕业后,在多家小学初中任教,其中还有现在年轻人都不知道在哪里的荒僻小学。我脑海里想象起瘦小的母亲步行在荒芜的乡间小路去学校赴任的画面。
母亲毕业时恰逢三年困难时期。据说,两个月才加餐一次。加餐就是几片猪肉。母亲会和她两位亲姐姐分着吃。两位姨妈现在都90、100岁以上。如果母亲没有在年轻时被感染上肺结核,以她们家的长寿基因,大概现在还会好奇我吃的面包或东南亚水果是什么味道,看这小孩子喧闹会露出笑容,听新年的鞭炮声会高兴得流泪。
母亲教初中数学时,还教了我的三个表哥。其中一个成为学校的数学状元。也是那时候父亲和母亲结婚。
从北京回到广西,从父亲和亲戚聊天的次数多了,有机会了解具体的历史故事。才思考自己是在怎么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开始试着更多地理解父母。
2022年印第安维尔斯网球赛大板直美对库德梅托娃的比赛现场,一名观众大喊:“Throw her out! Naomi, you suck.”(大板直美的英文名叫Ōsaka Naomi。)面对不利局面的大板直美情绪崩溃,最后惨败。整个比赛经历对大板直美是多么痛心的记忆。事后,她说,她的大脑里一直在回放小威被辱骂的景象。
看过多个公众号对整件的描述及评论后,我隐隐觉得,这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一朵黑暗的浪花,全球经济大融合、广泛商品化、社会撕裂等才是大时代的浪潮。再联想到王瑞芸在“看理想”的《西方艺术三万年第3季:当代的审美》节目里说的“当代艺术要回答的是:我是谁?我如何生活?”。当代艺术是应着大时代的潮流而生的。
任何人可以说我夸大了大板直美的哭诉。也许大板直美的联想是过多的延伸。
然而,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视频媒体使接近全人类人口成为网民,并参与内容传播,同时相当一部分人有机会参与互联网内容产出,乃至拿到商业收益。一些人或机构借助新趋势,利用受众心理,做事件营销,吸粉,圈钱。伴随这些利益驱动,夸大其词,深挖八卦猛料,也就不足为奇。
如当事人没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同时缺少强大的自我认知,容易被商业利益裹挟,屈从于利益,迷失自我。一旦遇到事件,遇到网络争论,很可能经历难过的经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思考“我是谁?我如何生活?”是避免迷失自我,形成强大自己认知的重要方法之一。
当代网球,17-34岁都可以算运动员的黄金年龄。连续一年多世界排名第一的25岁的巴蒂,在拿下本土大满冠冠军后不久,就宣布退役。她说,她热爱网球运动,而且仍然会做网球相关工作,但她的人生有更多的内容,她要去做另外的部分。
巴蒂是优秀的网球运动员,有机会拿下更多的大满冠冠军,并且因此挣到很多的钱。
然而,她清楚地认识到“我是谁?我如何生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留下惊讶的球迷和媒体,抹去自己的世界排名。
这个角度看,巴蒂就是一位伟大的当代艺术家。她用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注释了当代艺术的主旨。
精英创造、引导着历史。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的活动就是历史本身。
上一届美国总统特朗普当选及竞选连任失败。
2022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组委会同意德约科维奇。移民局拒绝德约入境。德约诉讼,获胜。移民局局长在澳网前一天将德约驱逐出境。
北京冬奥会,网民网曝朱易。饶毅发文替朱易辩护。接着饶毅女儿被人肉。
这是一个撕裂的时代。不同的群体,甚至群体里的个体,在认知、主张,甚至包括使用何种品牌的手机,等方方面面都可以撕裂。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坏在,撕裂带来的相互伤害。好在,民众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虽然受伤的人会很多,但是相信人类将进入更高的发展层次。
中国面对的老年化问题
谁是最年轻的发达国家?
移民带来的机会
移民带来的挑战
最近在看Coursera的课程”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Thanking”。主讲人在课程开头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数学是什么?
我们几乎每一个人从学前就开始接触数学。一代一代人的传承,一代一代的学习、运用,但我们很少思考过“数学是什么?”。也许因为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太熟悉它了,我们用它来计算……如果我们在这里停留一下,思考这个问题,大概我们会觉得,数学就是计算及计算的过程。但如果我们对数学了解得更深入一些,我们肯定可以发现数学绝不仅仅是计算。
在另一个课程说,主讲人也说过,学校教育丢掉了一些数学的本质。在他看来,数学是在一定规则下的推演。他举例说,我们学习的“通过两不同点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就是规则。学校教育让我们学习它及它推演出来的一系列知识。但这条规则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我们把规则定为“通过两不同点的直线有很多条”,整个数学的世界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个新规则推演出来的一系列知识(如果说这是无聊数学家的游戏,我想没有人会反对。)却神奇地应用于天文学研究。这才是数学的神奇,也触摸到数学的本质。
我觉得”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Thanking”课程对数学发展的分析很重要,所以记录在这里:
勿论近300年,近十年,我们所在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数学上,以前的大部分变化只在数学研究领域的扩展上。但在19世纪,数学最大的变化是它的本质。
首先,它变得更抽象。
其次,它首要关注点从计算及计算过程转移到分析关系上。
Because I was born in China, I can read Chinese books, watch Chinese radio, browse Chinese website. And for I had to learn English from 13 years old, I can read some English books, watch some English radio, browse some English website, too.
It’s very different between Chinese ‘things’ and English ‘things’. For I was born in China, I have more chance to learn both of them.
That is why I say “I’m lucky for l was born in China.”
香港的暴乱还在持续中
背景分析和实时报道陆陆续续的看了一些,大致能明白事情的起源,也很清楚整个事件在短期内不会很快结束
到目前为止,整个事件持续的时间越长,我这样稍微有点政治热情的观众也感到疲惫,而不再那么热情的关注。毕竟政府和反对派都没有任何进展,一致在重复着两三个月之前的口号与行动。
但反对派越来越激烈的行为,在我这样和平年代成长的个人还是很难以接受,为什么在以高效和法治著称的都市中会允许这样大规模的破坏行为存在。对立的是,一旦法院发出禁止令,即便是暴徒也会遵守。真是一个奇幻的现实。
就像大大说的,也许我们现在生活在变革最剧烈的一个时代
感谢艺术院线的存在,使我能在艺术氛围不那么浓厚的城市也能观看到像骡子这样不那么流行的影片
我喜欢骡子这样不那么好莱坞的影片,据影评人说,这种风格叫做古典好莱坞。通过一层层的铺垫递进而引发高潮,在高潮出现,问题提出后直接收尾。而我喜欢的原因和这没关系,很简单,因为能看到影片要表达出的当地风情。这个当地只存在于拍摄地,而不是像典型好莱坞影片那样可以存在于全世界,需要的只是人物,和背景没有关系。典型好莱坞影片可以发生在好莱坞,也可以是上海、北京或者巴黎、东京,只要有影片需要的高楼、商业或者影片需要的背景,换到任何一个满足条件的城市,观众都不会觉得违和
而骡子,展现的是美国,美国的风景、美国的音乐、美国的财务、美国的社交,可以让我通过影片看到一点点与好莱坞不一样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