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学科当中,英语是启蒙最早,投入资源最多,也是练习最多的学科。截至到目前,不能说有什么明显的成绩,但相比起前一段时间在拼读上还是有明显进步的。但在通过学习其他成功家庭的经验分享,还是走了弯路,有可以改进的空间。今天把后续的思路做个梳理。
part A 理论部分
语言是沟通和交流的工具,沟通和交流是建立在有一定认知的前提下。学习语言的第一步是将语言与认知建立联系,就是说一个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学习单词,将单词的词义与实物建立联系是学习语言的第一步。
建立语言与认知的联系有几个阶段,听–读–说–写
听:听到发音,知道这个发音对应的含义
读:是看到单词,能够准确读出单词的发音
说:可以比较顺畅按语法规则,说出要表达的内容
写:可以默写出单词,将要表达的内容以书面语言的形式表达
所以词汇量是整个学习的基础,家长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帮助孩子累积一定量的词汇量。在有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继续提升认知
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学习语言提升认知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即家长挑选的学习资料,最好是孩子感兴趣的部分,或者培养孩子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
part B 实际操作
先听,后读,有以上两项基础上达到一定量孩子会说。同样在一定量的基础上,开始拼写单词,然后再考虑写作。
听:早期启蒙,通过父母读-解释-读的过程,来建立词汇与物体之间的联系,累积词汇。后期有词汇累积的前提下,通过听合适难度水平的材料持续输入
读:在有词汇累积的前提下,学习自然拼读。通过阅读分级读物和听力材料,熟悉自然拼读规则。在这个过程中将读音与字符联系起来
说:听读的累积下,自然输出
写:作文暂无方法。单词累积情况下,使用背单词软件,来进行默写,提高拼写正确率
总体而言,在启蒙期,词汇量还比较少的情况下,听力一定要先行,要有持续的输入;然后才是听力落实到纸面,建立听力与字符的链接。
实际操作,通过学习一套材料,比如RAZ,A3000,按这个方法走下去
part C 思思的问题和路线
现有的问题:
1、词汇量累积不够,直接上了自然拼读。词汇是在自然拼读学习过程中掌握的
2、听力输入不够,除了少量儿歌,其他输入不够。
解决方案和路线
1、增加词汇的积累。一方面通过阅读,增加词汇量,阅读的内容需要切合现有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购买一些主题性单词书,直接累积;还有日常生活中,注意累积
2、增加听力输入。计划在每日空余时间,增加一个小时左右的听力材料。可以考虑使用RAZ的材料,听力内容需要90-95%可以听懂,少量听不懂在文中理解
3、坚持使用一套nofiction材料。选择A3000或者RAZ,具体看孩子更喜欢那一套‘
4、以考代验。通过参加类似剑桥等级考试来确定孩子的水平
5、保持听力优先。词汇量累积到1000词左右可以开始考虑外教课,开始读中章书开始学习语法与写作。
按盖老师的路线,3岁启蒙版,阅读与国外水平一致,写作和口语输出可稍落后于国外同龄人,待有环境时可以补齐
1、3岁开始启蒙,最开始父母给念、看动画片、平时语言交流,持续听力输入,当词汇量超过1000个,开始考虑外教口语课
2、3-5岁持续输入,等到6岁左右累积到3000词汇量,开始学习自然拼读,掌握拼读规则
3、继续持续输入,听力优先于书面。等到大约7-8岁左右开始学习语法与写作
4、如果要读美本或者美高,需要学习美国历史、使用英语学习理科
5、低龄段泛读不插手,不要提问,听过即可,扩大听力内容,此为增加自然获取内容,占比应在80%以上;20为精读,需要处理词汇、学习、讨论课后练习。随着年龄增加,精读比例增加。
6、低龄听力优先,听力相比读、写要求更低,听力可领先1-2级水平。高龄后读写持续学习自会赶上
思思的现状是单词积累不够,但已经学会自然拼读。单词量应该在1000左右。首先要做的是通过阅读、听,提高词汇量。按教材路线走下去,适当补充语法。适时参加外语课。大约在7-8岁开始单词拼写和写作训练。小学毕业前通过FCE,最好是CAE
在阅读材料上,还是以教材为主,作为爬升到主线。适当补充主流的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