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印第安维尔斯网球赛大板直美对库德梅托娃的比赛现场,一名观众大喊:“Throw her out! Naomi, you suck.”(大板直美的英文名叫Ōsaka Naomi。)面对不利局面的大板直美情绪崩溃,最后惨败。整个比赛经历对大板直美是多么痛心的记忆。事后,她说,她的大脑里一直在回放小威被辱骂的景象。
看过多个公众号对整件的描述及评论后,我隐隐觉得,这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一朵黑暗的浪花,全球经济大融合、广泛商品化、社会撕裂等才是大时代的浪潮。再联想到王瑞芸在“看理想”的《西方艺术三万年第3季:当代的审美》节目里说的“当代艺术要回答的是:我是谁?我如何生活?”。当代艺术是应着大时代的潮流而生的。
任何人可以说我夸大了大板直美的哭诉。也许大板直美的联想是过多的延伸。
然而,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视频媒体使接近全人类人口成为网民,并参与内容传播,同时相当一部分人有机会参与互联网内容产出,乃至拿到商业收益。一些人或机构借助新趋势,利用受众心理,做事件营销,吸粉,圈钱。伴随这些利益驱动,夸大其词,深挖八卦猛料,也就不足为奇。
如当事人没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同时缺少强大的自我认知,容易被商业利益裹挟,屈从于利益,迷失自我。一旦遇到事件,遇到网络争论,很可能经历难过的经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思考“我是谁?我如何生活?”是避免迷失自我,形成强大自己认知的重要方法之一。
当代网球,17-34岁都可以算运动员的黄金年龄。连续一年多世界排名第一的25岁的巴蒂,在拿下本土大满冠冠军后不久,就宣布退役。她说,她热爱网球运动,而且仍然会做网球相关工作,但她的人生有更多的内容,她要去做另外的部分。
巴蒂是优秀的网球运动员,有机会拿下更多的大满冠冠军,并且因此挣到很多的钱。
然而,她清楚地认识到“我是谁?我如何生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留下惊讶的球迷和媒体,抹去自己的世界排名。
这个角度看,巴蒂就是一位伟大的当代艺术家。她用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注释了当代艺术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