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成功: 接受部分失败

随着自我认知的增强,开始接受局部的失败: 某些工作开展得不理想,某些人员使用得不理想,等等。

抓住重点,打好基本面,做到部分成功,即可接受。

提高到这,对自己的成长感到欣喜。

理想主义的烙印,开始于童年的生活。父亲总能挑出我的不足。既便我进入全班前4名,他也会发现我体育成绩不理想。直到大学,发现家乡的体育成绩拿到大学很是出色,才在体育上感受到高兴、快乐。

事实上,只有少数人可以全面出彩。所以,理性认识原生家庭的影响,接受部分失败,是理想主义者自我救赎的方法之一。

把时间拉长,历史、人生今人唏嘘

免职后的步鑫生,如敝屣被弃。他出走浙江,到北京办厂三月,不成,再北漂辽宁盘锦,后来,甚至还去过俄罗斯。很快,他被人淡忘。1990年7月,曾去衬衫厂参观过、后来与步颇有交情的鲁冠球得知步鑫生心力交瘁,旧病复发,正一人孤居北京,便派人北上,并写去一张便条:“事已到此,病有医治,事有人为,老天会怜惜,不必多虑。望你有时间南行一趟。”
摘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继续阅读把时间拉长,历史、人生今人唏嘘

活在评论中

梦中被几个同事说工作做得不好,焦虑中醒来,睡不着。

内心还是那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论。

事实上,人总是活在评论中的。大部分的评论中肯、合理。

但各种内在、外在条件,只有自己最清楚。坚信自已,把握方向,需要强大的心脏。

学习与培训: 为什么外企看重工作经验

公司一直招聘应届毕业生。老板曾很自豪地说,我们公司从来不挖别人的墙角,我们都在培养应届毕业生。

这话,确实有可以自豪的地方。

但这要基于完善的学习与培训机制和非常低的员工流失率。

过去的一两年,市场部人员流失率超过40%。5年,流失的人数与现役人数相当。现役人员中一半工作不足2年。

在一次“我的工作目的”座谈会上,1/4的人提到“学习与提高”。

由此猜想,学习与提高的困难,是人员流失的原因之一。

不只一次我说“要分析一下竞品的情况”,同事问我“竞品是什么?”。其中一位同事在公司工作了5年。

我日渐认识到学习与培训的缺位。

公司需要为新人的学习和培训付出成本。外企付更高的薪酬招聘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节省了学习和培训的成本。

程序正义与职业精神

《二号首长》是我很喜欢的一本官场小说。

小说中,赵德良提到一个词——“程序正义”。

公司职场里,“程序正义”也很重要,而且往往与职业精神相关。

公司考核员工的绩效。导致部分员工在追求绩效的过程中,不惜走捷径,抄近道,自美曰“效率高”。

这违背了“程序正义”,对自己,对同事、合作伙伴,对组织,都是有害的。

职业精神,首先是对职业职能的尊重,接受职位的分工,专注于完成职业职能。

走捷径,抄近道,踏出了自己职业边界,必然践踏了同事、合作伙伴的职业边界,破坏了组织的部门分工,影响了同事、合作伙伴的职业职能。

这就是“程序正义”与职业精神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