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连载11章 抓业务
方向出来了,我决定二手抓二手放,一手抓研发,一手抓业务。一手慢慢放下加工连接线的业务,一手放下工厂所有的小事,抓大放小。
那个年代,工业品的全国渠道商还不是像现在这么如火如荼遍地开花,特别是二三线城市,基本上都是从一线城市或省会代理商或厂家办事处批发回去售卖。中间的层层差价差不多每一层都有10%以上的利润。
销售策略我做出来了:以农村包围城市,快速建立自己的渠道网络。避开和早期就有销售网络的厂家正面竞争优质客户,去争取客户的客户,把中间的差价给到终端客户,当渠道成熟后,再在一线和省会城市建立自己的办事处。这也是一种倒逼方式。
针对我们当时的情况,我在各大行业杂志上发布了很多三四级代理商的广告,这在当时非常不多见,那时的玩法大家还集中在头部客户身上了。恨不得头部客户代理了,自己的品牌就上了金一样光荣。
没错,可那不是我的玩法。头部客户一压款,一个人就几百万,而我多个小客户,一个人几万块到十几万块不等,无论哪一个客户不给我及时回款,都不影响我现在的盘面。
我重新组建了业务团队,并且出台了一系列业务激励政策。并且更改了组织架构图,把以往业务部和其它部门平行的架构改成了业务部为第二层只在我之下,其它部门都在他可以管辖的范围内。
这一招,在当时势如破竹从内到外得到了快速的良好效应。相当于业务部就是一个东厂西厂角色,在工厂有统领要求任何部门配合的权利。以业务当先,是初创公司活下去唯一的发展。
我记得我当时招聘要求,只招能出差的业务员。特别注意了,一个月30天有15天在外出差。
第一个业务经理也是一个女孩比我小二岁,曾经在同行处是区域总监,都是因为提成的事情和老板谈崩了。我了解原因后,谈的第二次就递上了一份合同,这一份合同,就是所有她可以得到的收益,先盖上了公章和签了名字,二话不说,她的石头落地了。
女人狠起来,比男人还要拼。那个时候,我们俩个人每天泡在一起,我记得08年的春节初四那一天,俩个人飞山东开始了28天的出差行程。
山东,是我们的第一个阵地,人多地广,又可以覆盖周围几个邻近的省份。以济南为中心点周围的聊城,济宁,潍坊,德州等地县市。都跟着这个业务经理跑了一圈后,我终于知道了,这个可以复制的模式值得推广下去。
她一个人在外带着几个业务分开驻地,而我,回到了工厂开始布局。这一盘全国的棋下下去,我需要很多的资金。靠工厂这样慢吞吞的自给自足,永远不能完成我二年全国上百个渠道商的建立速度。
借钱,要借3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