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应该怎么规划?
就业要分阶段:
刚出来的时候,尽量往大公司跑。大公司的好处是,你学会了整套流程。千万别混日子,每一件事都做的比别人出色,大公司晋升的速度会比较慢,所以以学习为主。
二三年后,尽量往民企跑。在民企,大公司出来的人上升的最快。只要机灵一点,能够运用的上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往领导或老板身边的职位靠,丰富自己的经历和拓宽视野。我曾经写过,作办公室主管6K和做领导助理5K的职位,宁愿选5K.后者的无形资源远远大于这1K的差距。
差不多四五年左右,都接近三十岁了。三十而立,就得想明白自己是打工还是创业。或者是二者兼之的能力是否有。打工就往能运用到你这几年得到经给锻炼的岗位去。创业就往你经历过的资源方向去。
公司大小无所谓,因为能力强了,无论在哪个公司都比同龄人要强一些。
时间久了,就和同步人拉开了一二步的台阶了。不至于25岁拿5k薪水,30岁还是5k的投简历了。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创业时能够想到股权分配,组织架构,职责划分以及生产销售等知识的。他们很多人一创业就觉得自己是纸上谈兵,两眼一黑。都想了解初创公司前如何学习相关知识。
在这里统一回复一下,问这些问题的一定是关注我一年之内的。因为我在微博上一直有写,但因为隐藏了半年可见,所以无法回翻。(见下图)
其实你看了我一年以上的微博你就明白主线是什么。
第一:打工的时候一定要有做老板的心态,每一份工作都做的比别人出色。当一个岗位成熟后,可以相对应的要求转岗。
第二:学到了全部知识后,往领导或老板身边去学习,去见识,去成长。
第三: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职业路径强调先到大公司,再到小公司的原因。
第四:当有能力上升到管理层的时候,其实就为自己创业已经试营业了。
第五:当你创业的时候,碰到的各种问题在你之前的过程中已经经历过了,只不过以前是MINI版,现在是PULS版而已。
还有,我之前打工的全是外企和港资上市公司,都是4千人以上,这就是为什么说我是做工厂的黄埔军校毕业,我在工厂公司基层很多重要岗位学习过,也是公司上升最快,在领导和分厂老板学到了很多全面的知识。
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
抱着永远学习的心态,在工作中学,在事上练,向身边比自己强每一个人学,学习永远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创造财富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