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半年出现一次的亲子蜜月期
可能是之前生病陪思姐少,现在都很粘着我
每天咪咪、咪咪的叫不停
最近这一个礼拜还像平时看的大红狗动画片一样,伸出舌头来舔我的手
舌头软软的,痒痒的
又到了每半年出现一次的亲子蜜月期
可能是之前生病陪思姐少,现在都很粘着我
每天咪咪、咪咪的叫不停
最近这一个礼拜还像平时看的大红狗动画片一样,伸出舌头来舔我的手
舌头软软的,痒痒的
最近,常常被小屁孩气到。如果不因自己不愿成为一个“坏爸爸”,肯定已经拳脚相加好几轮了。
看爱人买的《你的3岁小孩》,引言里的表,已深深认同:
小妞在寒假中进入又一个叛逆期,表现为
叫做什么偏不做什么,除非下最后通牒;要是随之而去,过一会自己又会去做。做家长在这样情况下对失去了控制权,常常要靠吼来产生细微的效果而感到烦躁
长心眼。吃饭光吃菜,不吃饭和青菜,策略性的将青菜和米饭留到最后,然后屁股生丁,坐等爸妈下令不吃下去。看动画片,妈妈允许看一集,小妞先去看叽里呱啦,妈妈说已经看完一集就说我刚才看的不是动画片
自己拿了临时偷偷躲到阳台吃
进妈妈房间把房门关上,拿妈妈的口红抹,一天换两次指甲油颜色
另外,持续十万个为什么,对答案里不明白的,将十万个为什么继续。比如爸爸妈妈没带她去散步,妈妈回来解释爸爸妈妈需要一些单独相处的空间,会问什么是空间
还是会对不熟悉的人害羞,有时候会躲避不愿意打招呼
喜欢父母陪伴阅读
作为孩子的父母,总会欣喜地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我们相信自己做得比我们的父母好。我们很多时候在努力地让自己和父母不一样。避免父母在教育自己时犯下的错误,希望这些错误不在自己的孩子上重演。因为我们的国家在进步,我们受到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好的经济条件,所以我们确实在比父母那一代有所进步。
但我们也在犯错。通常我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些错误。有些父母很清楚自孩子的缺点,努力地帮助小孩纠正这些缺点。这样的父母以及他们的孩子都是幸运的。
但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原生家庭的枷锁。有一部分我们可以认识。更幸运的是我们可以改变。但很多的时候,我们甚至没有能力去认识。我们深陷其中,却毫不知觉。这种问题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
甚至有一些新的问题出现,而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我们父母也没有经历过。我们却不清楚对小孩的影响。直到发现自己的子女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根本就没有发现。这又是一段情感的困局。
我在看《Running on Empty》这本书时慢慢地发现它对我有帮助,也希望分享、推荐这本书给更多人,特别是已经做父母的朋友。希望他们也能从中获益。
小妞小小的时候,我就常常和她说爸爸妈妈爱你
再大一些,告诉她好喜欢她,爱她
摔倒、碰疼,会让她过来爸爸妈妈抱抱,没事的,爸爸妈妈爱你
到现在,反过来,小妞一天会和我们说八百遍爱你,走路的时候会说,和小朋友玩闹的时候会跑过来告诉我们,睡觉的时候也会
最近还增加了关心,妈妈你要小心哦,妈妈你做得棒,妈妈加油
爸爸晚上出去骑行,小妞在爸爸出门前会告诉他,爸爸你要小心,慢点骑,早点回来
给予的爱的行为,在孩子那内化现在反馈出来
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记录思思小朋友的成长点滴了,小姑娘已经过了三岁,变化不小
首先是又长高了,前两天测量已经97了,马上就要一米了
其次更会聊天了,平日除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还有小心机了。常会嘴甜的和妈妈说我爱你,I love you,和爸爸就不会这么说,因为爸爸平时也不会这么和她说,但是妈妈会。
表达开始有逻辑性了,会问爸爸为什么我不用去上学的时候,你要去上班?
还会发脾气,说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在爷爷房间睡午觉,非得要我回去睡,哼!!!
小心机就到处是,妈妈邀请她在淘宝上给饼饼的鞋子选个颜色,妹妹选完后还想玩手机就说妈妈我还想给饼饼买东西;妈妈问你有钱吗,妹妹说没有,妈妈你再给我一些钱给饼饼买礼物吧
思思还更爱美啦。要穿裙子,因为公主都是穿裙子的,对服装搭配有自己的要求,每天都自己指定要穿什么;出去玩会要求妈妈给她照相
朋友对她越来越重要,常常会要求去和朋友一起玩,还会因为要好的朋友没有去 幼儿园而感到伤心
但在三岁最大的特点都不是上面这些,而是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一个接着一个,连绵不断,直至回答者气绝身亡
再过28天,思思就要满3岁了,从婴儿进入到幼儿阶段
回首有了女儿的这三年,记忆里都是她每个阶段的特点,学习了那些技能,生了那些病,性格特点都是怎么样的。记忆里不再有自己,不再有和大大只有我们自己的交流,似乎我成为了一个没有了我的我
我想要改变,我先要有我
在这三年里,大大和我一起分担照顾思思的任务,因为没有别人的帮忙,我们是24小时不停歇,思思和我们很亲,但在朋友圈里看到丁克的朋友,周末出去短途,假期出去长游,回想起有孩子前自己也是这样,但认知里那是很遥远的事情,遥远得像上辈子。不是不羡慕丁克的朋友的
我想要有部分没有她的时间
今天晚上陪小朋友看悠悠老师,聊天间感受到小妞的英语没以前学得好了。最近忙得自己都稀里糊涂的,孩子陪少了
我想要有自己的时间,但也要好好的陪伴
随着小妞的长大,自我意识的觉醒,常常做一些“好无聊”的决定,像早上起来不愿意换衣服,刷牙要自己拿杯子,任何的一言不和就嗷嗷哭,每天在拖拖拉拉中耗费了时间和大人的耐心,时不时会惹得爸爸生气。常常和爸爸聊起来的时候觉得这孩子好烦,长大了反而没有小时候好带
虽然我们常常觉得小妞好烦,但带出门和别的同龄小朋友比较起来,小妞仿佛又变身为天使了。吃饭能自己吃,是个讲道理的小朋友能好好沟通,能够礼貌的打招呼
自从开始准备回南宁,就没有那么多空闲的时间记录妹妹的成长点滴。一转眼妹妹已经一岁十个月了,get到了不少新技能
首先是脾气大了不少,倔强的性格更是表现得更加突出。稍有不顺心就大喊大叫伺候。
然后是特别的贪玩。知道自己困了也不愿意睡觉,总是叫着不要睡,我要玩。早上醒来,爬下床就开始在地垫上看书、游戏。走在路上也是走走看看,到处摸摸
要和爸爸妈妈亲密。因为去幼儿园的缘故,一整个白天没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晚上就要腻着,能自己走的路也千方百计要抱
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妹妹的语言能力。从刚回来的单词,到词组,再到现在能说简单的句子,也不果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学起白话来也是相当的标准
最近又带小妞回了一趟广西。
以前回去一天就和家人混熟了,能跟真一块玩。这次人也大了些,自我意识萌发,也就没有那么没心没肺的完全跟着走了
回来和大大说起。大大也说身边同事、朋友的孩子,平时谁带得多夜里也是要跟着谁睡。像平时跟着姥姥的,夜里也是不要妈妈的。
在家,小妞有时候也是要妈妈不要爸爸。并不见得是不喜欢爸爸,只是日常里妈妈照顾得多一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