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小朋友终于度过了她长达一个半月的第六个大脑猛长期。一个晚上要醒4-5次,还常常醒来不能横着抱,一定要竖着抱、打挺,总在5点必醒的日子终于过去;和孩子爸终于又迎来了每晚只醒一次,吃完奶继续睡到7点的好日子;啦啦啦。
小朋友在完全结束猛长期前,有时候能睡到6点多。记录下,让猛长期再次来临的时候有点支撑,嘻嘻
大人和小朋友的睡眠好了,亲子关系也得到改善。精神好了,小朋友也多了几分可爱,大人也有更多精力陪伴,相互又促进,真不错。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大概率正确事件
某个友人,家里孩子多于5个,他排名最后 ,为小弟。
小弟自大学开始一直在外求学、工作、成家,离家多年。但自小因家庭原因的产生的个性未因年龄、阅历的增长而有所改变。
示例一:小弟在早年京城房价仍在4位数时购得政策房一套,因当时不完全符合政策,该房挂名在其友名下。后京城房价某阶段暴涨,其友反悔,欲以当初购入价占有该房。小弟坚决不同意,遂进入司法程序。当时京城房价仍处于暴涨初期,若与其友协商沟通,获得的房款仍可作为首付另购。但小弟在个人经济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仍举债花费数十万与其友对薄公堂,耗费数载。后最终,该房仍为其友所获,小弟获得部分赔偿;虽数额高于当初协商的价格 ,但此时京城房价已完成暴涨,所获赔偿不足首付的一半。
示例二:岁月匆匆,小弟家母年近80,身体大不如前 ,常住院治疗。因兄弟姐妹众多,该如何照顾父母日渐提上日程。由于该地重男轻女,家产由儿子瓜分,赡养费用自然由各儿承担。长兄自幼已习惯从父母处获取,而不付出,自然不会爽快承担。但父母一是年事已高 ,另一方面多年如此,亦无话说。在众多兄弟姐妹中,小弟对此最为不满,数次千里返家欲与长兄对质;多次要求父母出面,要求长兄平均负担。
作为小弟友人,劝其长期离家,既然现阶段经济已宽裕,不妨多承担些,以 经济支持换取道义支持。小弟断然拒绝,仍打算再次回家与其兄博弈。
父母偏爱长兄,长兄一直从父母处获得各种资源,对弟妹的关注 、照拂少。小弟自幼认为长兄未尽长兄职责而产生的追求公平的个性一直伴随着。即便其经历的房产事件后仍然如此,对公平的追求超过了其他方面。
作为旁观者,你又有多少这样因为某件事情触发的个性?如果这样的个性对自己的生活有影响,有多少人能积极的改变?
最近两三周以来思思小朋友睡眠质量不太好,夜里常常会闭眼在叫,即便抱起来也在打挺、嚎叫,不能安静入眠。最近这几天有恶化的趋势,一晚上要醒来好多次,大人和小朋友都疲惫。
昨天晚上,在一个小时内思思小朋友又是醒来了5、6次。早上坐地铁上班,一觉睡到知春里。醒来的时第一感觉就是糟糕,我睡过站了,顿时心里懊恼起来——怎么会睡过这么多呢,晚上5点多上的车啊。不死心,看手表,已经8点45了,以为自己的表坏了。再看手机和别人的表都是这个时间。一边想都8点多了,孩子爸下班到家都一个多小时也不找我,赶紧给他打电话吧,告诉我坐过站了,让他自己找点吃的,给孩子热奶,都别饿着:)
在准备拨号的时候,车内广播下一站是海淀黄庄,模模糊糊的意识到现在是早上。又花了一站路的时间,确认准备要下车了。想起来自己都觉得好笑,哈哈
新生儿期的煎熬,事业(或职业)的发展,年龄的增长,让我们重新考虑要不要二胎的问题。
我们一早就把第二个孩子的名字想好了。取一个“格”字。希望小孩“去恶存善为格物”。
虽然仍然有以前的顾虑,但是想到小孩之间的友爱,想到其成长过程中可以相互帮助支持,还是希望“格子”的到来。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照顾到各方考虑。
对“格”的要求真多。
今天回想自己的童年。当时,如果失去了妈妈,就真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倾听、理解我的情绪情感了。
很庆幸现在有理解自己的爱人。
回头看,自己的女儿。相信自己和爱人可以理解并陪伴她。另外,还有疼爱她的外公和奶奶可以理解支持她。
真的很羡慕。自己没有享受的“隔代亲”,女儿可以享受上。
另外,自己一直期望别人理解自己,同时喜欢热闹。事实上,是害怕孤独。
即便自己现在强大了,仍然不愿意面对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