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气生财

常去买东西的超市里有两个固定档口是我常去光顾的,一家卖肉,一家卖粮油和鸡蛋。以前一般是两家一起买,慢慢的就只在肉店买肉,粮油鸡蛋的就换地方了。有着口味不如别家好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气场原因。

肉店老板是个中年男人,每天以乐呵居多。在那摆的时间长了,老顾客不少,人多的时候,大家都主动的排成一队。老板服务不错,谁要些什么,对柜台里不满意的还给开新的一扇肉给挑;要有要求还给切。这样一来,卖的速度自然会慢下来,后面排队的时间长了自然有不耐烦的。这时候肉老板的乐呵劲就上来了,一边跟你贫嘴,一边忙着手上的功夫,完了还给你推荐下有什么好的,最终的结果就是超售。按老顾客的话说,钱不给他不舒服,都是超标完成采购任务。不知道的都以为在那买的都是食堂的采购,每个人都上百的买。

粮油店不去的原因无它,就是那家的老板夫妻太凶啦。从长相到说话,每个人欠个千八百多。粮油店老板开口起来还是挺和气的,但不说话的时候不怒自威。我每每为了做卷粉,去那买陈米。每次说要陈米的时候,老板都是一脸别说陈米两字的表情从某个桶里的称。真就在卖的,还不能说了嘿。

 

 

 

 

吐、吐、吐,吃、吃、吃,洗、洗、洗

昨晚,思思的晚饭是一条面包、鲈鱼若干块 、黄元帅苹果若干块。

小妞现在吃饭仍然处于只会往里塞,不会控制进食量的阶段。

北京的天开始热了,昨天穿了无袖的衣服。晚饭的时候和孩子爸说就不穿吃饭衣服了,反正也露着胳膊, 一会洗澡就行。晚饭开始一直在塞 ,没有下咽,也没有停止 ,一嘴满满的食物。然后,我和思思说太多吃不下就吐出来吧。小妞很乖的就往外把刚塞进嘴的苹果吐了出来,然后出来了一口白色糊状物,又来一口,再来一口,继续,连续N口啊。

小妞的表情很淡定,那些糊糊都吐身上了。作为洗衣工的我们不淡定了,更多是担心小朋友是不是不舒服啊。正在这时,思思又拿起了苹果,一边微笑一边往嘴里塞。

小朋友的世界,你不懂,哈哈

 

激荡三十年

前天刚刚把《激荡三十年》上下册看完,小感慨

这本书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中代表人物的描绘,反映出这三十年的历程。小感慨

1、国家意志是那只默默看不见的手

2、不要妄图超越国家意志

3、顺势而为

4、意识形态是个重要问题

5、非公经济虽重要,但是是后娘养大的

6、政府 考核体系不够立体,地方官员追求 一时政绩

7、个人、某个企业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坚持总能发光

8、对于企业 ,专一 、专业化很重要

最大的感慨还是国家意志是只默默看不见的手,政府的一个发文就决定了一个行业,一段时间的政治、经济走向。至于个人是否能够感受到,就看个人的敏感度了。

在此之前,我都是那个没有感知力的孩子,嘻嘻

 

个性,延续还是改变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大概率正确事件

某个友人,家里孩子多于5个,他排名最后 ,为小弟。

小弟自大学开始一直在外求学、工作、成家,离家多年。但自小因家庭原因的产生的个性未因年龄、阅历的增长而有所改变。

示例一:小弟在早年京城房价仍在4位数时购得政策房一套,因当时不完全符合政策,该房挂名在其友名下。后京城房价某阶段暴涨,其友反悔,欲以当初购入价占有该房。小弟坚决不同意,遂进入司法程序。当时京城房价仍处于暴涨初期,若与其友协商沟通,获得的房款仍可作为首付另购。但小弟在个人经济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仍举债花费数十万与其友对薄公堂,耗费数载。后最终,该房仍为其友所获,小弟获得部分赔偿;虽数额高于当初协商的价格 ,但此时京城房价已完成暴涨,所获赔偿不足首付的一半。

示例二:岁月匆匆,小弟家母年近80,身体大不如前 ,常住院治疗。因兄弟姐妹众多,该如何照顾父母日渐提上日程。由于该地重男轻女,家产由儿子瓜分,赡养费用自然由各儿承担。长兄自幼已习惯从父母处获取,而不付出,自然不会爽快承担。但父母一是年事已高 ,另一方面多年如此,亦无话说。在众多兄弟姐妹中,小弟对此最为不满,数次千里返家欲与长兄对质;多次要求父母出面,要求长兄平均负担。

作为小弟友人,劝其长期离家,既然现阶段经济已宽裕,不妨多承担些,以 经济支持换取道义支持。小弟断然拒绝,仍打算再次回家与其兄博弈。

父母偏爱长兄,长兄一直从父母处获得各种资源,对弟妹的关注 、照拂少。小弟自幼认为长兄未尽长兄职责而产生的追求公平的个性一直伴随着。即便其经历的房产事件后仍然如此,对公平的追求超过了其他方面。

作为旁观者,你又有多少这样因为某件事情触发的个性?如果这样的个性对自己的生活有影响,有多少人能积极的改变?

 

哇,榴莲

昨天晚上,给思思小朋友尝试下味道浓郁的食物——榴莲。据爸爸说,小朋友尝试了之后就一直在摇头。等我从厨房出来时候,小朋友已经不肯主动抓取桌上的其他食物了。

因为味道太浓郁?还是因为有点冰?

坐错站

最近两三周以来思思小朋友睡眠质量不太好,夜里常常会闭眼在叫,即便抱起来也在打挺、嚎叫,不能安静入眠。最近这几天有恶化的趋势,一晚上要醒来好多次,大人和小朋友都疲惫。

昨天晚上,在一个小时内思思小朋友又是醒来了5、6次。早上坐地铁上班,一觉睡到知春里。醒来的时第一感觉就是糟糕,我睡过站了,顿时心里懊恼起来——怎么会睡过这么多呢,晚上5点多上的车啊。不死心,看手表,已经8点45了,以为自己的表坏了。再看手机和别人的表都是这个时间。一边想都8点多了,孩子爸下班到家都一个多小时也不找我,赶紧给他打电话吧,告诉我坐过站了,让他自己找点吃的,给孩子热奶,都别饿着:)

在准备拨号的时候,车内广播下一站是海淀黄庄,模模糊糊的意识到现在是早上。又花了一站路的时间,确认准备要下车了。想起来自己都觉得好笑,哈哈

 

香港印象之街市

外出旅游,逛菜市场几乎成为必修课。一方面是因为有一颗要吃水果的胃,另一方面吃货的心也对当地有什么特色食品充满了期待。

在国内陆陆续续在四五个大中型城市生活过,菜市场是除了家去得最多的地方。在家最开始是露天菜市场,附近的农民挑着自家种的菜来出售;自制的食品也是露天摆放。肉类也是赤条条摆在案几上。后来到了杭州、北京,菜市场都上了楼,卖肉的都配着冰柜。

再后来,禽流感的什么经常性出现,在北京要吃只活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禽流感爆发后,除了知道不要吃鸡,好像也不知道其他的什么预防措施了。

这次到香港,菜场给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食物的丰富性,而是他们的公共服务。在活擒区域,张贴有很多关于禽流感的宣传画,虽然现在不是禽流感的爆发季。在公共区域还有明显的禁烟标识。在每个固定摊位前,标识着档主的姓名、经营范围。在最显眼处是市场的办公室,至少让我知道出了问题该找谁不是。最意外的是,菜场内还有菜谱张贴,这得多了解主妇的心啊!每天想着做什么的难度不小于神州系列上天啊!角落里的公厕,还带残疾坑位的,轻松了档主和能吃能买的吃货们啊。

IMG_20150311_085405

街市概貌
街市概貌
档主信息
档主信息

IMG_20150311_085441

街市办公室和厕所标识
街市办公室和厕所标识

 

IMG_20150311_085627 IMG_20150311_085629 IMG_20150311_085643

禽流感宣传画、菜谱
禽流感宣传画、菜谱

 

IMG_20150311_085411 IMG_20150311_085704

各类公共信息
各类公共信息

 

 

 

 

 

 

香港印象之养老服务

一般有了孩子的人,哪怕再年轻,父母也是人到中年末期,更多的是老年。赡养父母像道长期的作业题摆在面前。对于这样长期问题,总是想看看别人家是怎么解的;于是看到相关的信息总是要往上凑凑热闹的。

从街市回酒店的路上就遇到一个活动中心。一开始以为类似国内的妇幼活动中心,给小朋友玩的;走近一看是专门给老人的活动场所。屋里有电视、有一些健身器材、座椅,不少老人坐在那,有健身的,更多的是在互相聊天。

这个活动中心当街,所有走过的人的都能看到。装修风格挺轻松、活泼,也有明确的标识,方便确认。相比起来,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家里,公共提供的活动中心要不是在社区、要不就是小区里某间无标识的小屋里。如果不是“贪玩”的老小孩一般都不知道在哪里,也不知道有什么活动。

在活动中心的大门及外墙贴满了通知。仔细一看既有政府对老人住房、医疗等补助政策的说明,也有活动中心组织活动的内容。包括详细的时间、活动内容、收费方式、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非常清晰,这样也方便参与者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大部分张贴出来的活动收费都是比较低廉的,好多都在十元以下,这样不会增加老人负担;同时这些项目中有好多是鼓励中少年参与其中,和老人家一起共聚的。

相比国内,香港养老服务的提供更像公司运作一样,讲究规则、透明、同时兼顾老人家的心里需要。而国内还停留在党政机关模式,只有党内人士自己了解。

活动中心外观
活动中心外观

 

IMG_20150311_093459

在活动中心内活动的老人家们
在活动中心内活动的老人家们

IMG_20150311_093600 IMG_20150311_093621 IMG_20150311_093540

香港政府提供的养老福利及政策、宣传画
香港政府提供的养老福利及政策、宣传画

IMG_20150311_093707

入会方式的说明及活动公示
入会方式的说明及活动公示

 

 

香港印象之民主形式?

IMG_20150311_090056 IMG_20150311_092202香港三日游,除了办理保险,剩下的主题就是吃吃喝喝,走走看看当地生活状态。谈民主什么的,根本不在计划范围内,但又不期而遇。

到香港第一日,出地铁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议员号召大家参与特首选举的横幅。当时心里有点感觉有点不一样

第二日,体验生活的好去处–街市,大量的公共服务人士的宣传画。宣传画中党派、姓名、能做什么事情、地址、电话甚至连微信号都有

第三日,在地铁中,车厢广告,号召大家参加特首选举,号召大家参加政改

相比起来我们拥有的选举权,截至到现在已为人父母的年纪仍未参加过任何一次选举,也不知道我身边的人大代表在哪里,它们为我们做过什么,打算做什么。每年到两会时刻,在新闻联播中看到、听到的人大代表发言更是深深的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