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得一塌糊涂。工作之余,还希望多看点,多学点东西。
年长了,都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希望能力快速增涨,财富不断积累。工作上,生活上,责任和任务都有所增加。所以,一个字——忙。
另一方面,担心自己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时时,提醒自己。
最近忙得一塌糊涂。工作之余,还希望多看点,多学点东西。
年长了,都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希望能力快速增涨,财富不断积累。工作上,生活上,责任和任务都有所增加。所以,一个字——忙。
另一方面,担心自己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时时,提醒自己。
读张树新和瀛海威的故事,心生感慨。
三年时间,完成一次人生沉浮,令人唏嘘。
三年,时间太短,一个决策就要执行几个月。调整的机会都不多。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没有对未来的敏锐嗅觉,快速的行动力,落败的可能性太大。
张树新被迫离开瀛海威,虽然因感情原因,试图回头收购,但能不消沉,理性、冷静地面对。令人敬佩。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在我离开北京这家公司前,什么是重要的?
还有半年就要离开。
现在具体的工作还得做,但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想把部门内的数据管理数据库做个基本能用,网站大体完成。但人才培养和分工调整并不理想。
《最好的告别》说,生命即将到达终点,还有希冀。但已难以达到,那么寄希望于后人。可是后人有自己的理想和自由。
理想主义的我对自己、对身边的人有太多期待。以致,身边的人会感觉到“苛求”。
理想主义没错,它一直是推动世界的力量,尤其是“不怨天尤人的理想主义”。
但理想主义是自己的。走的时候,请带走,去建设自己的世界。
原来的地方,将属于别人。你带不走,也留不下。
爱人住院。对小妞来说,这是艰难的时刻。
艰难的时刻,给予关心、关注,会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
所以这也是建立信任的时刻。
昨天我端着一盘西红柿炒鸡蛋到饭桌。小妞赶紧从厨房跟到客厅。不理会我一个劲告诫她“烫”,挤开我,伸手抓鸡蛋。被烫到,啊啊叫,一副着急的表情,尝试了三次才放弃。
行动派小妞说话的能力似乎比同龄小孩弱。但鉴于她爸爸两岁多才会说话,也可以理解。
行动派的小妞只有逼急了才说话。如今天早上抢我手上的药膏,我使劲抓紧,问她“你要啊?”,她才说“要”,并露出满意的笑容。
也许是我悲观的原因,但如果把时间拉长,妈妈无疑进入了生命的尽头,虽然“尽头”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
这时候,自己、家人怎么面对,真是人生的一大考验。
平淡、坦然,是应有的态度。
进入泥泞的梦泽。医院刚给妈换了一个医生。貌似不如之前的医生,经验丰富。
妈说,好辛苦。我忙了点什么,回头发现妈便血。四处找医生,找手机,找不到……
终于,妈叫醒了我。她要尿尿。
我是否生活在害怕母亲离去的恐惧中?我是否不能正确地面对离别?我是否像小孩一样分离焦虑?
母亲咳血,我马上紧张起来,开始干预医生的治疗方案。面对业务不熟练的实习医生,要求开垂体点滴。还要求开止咳药。
静下心来,自己真的过了。
幸好,我没学医,懂得少。
懂得少,在方方面面,都很重要。
今天,吃饭期间看了两集“广告狂人”。
难得的休闲状态让我有点不适应。
但这个调整似乎给我更冷静的头脑来认识目前的状况。
哥哥的离世,母亲的衰弱,父亲的年迈,原来温暖的原生家庭衰落,近乎崩塌。
而我还保持的年幼时对原生家庭温暖的渴望。现实显然让我失望而无助。
以前,没有认真思考过“家庭”的观念。
今天带着悲伤思考时,发现这是现代社会的必然。甚至放到整个中国社会历史中,家庭的兴衰更替都是“常态”。
现在我有一个很好的小家庭。好好珍惜,努力让它兴起,就是最好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