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年迷茫,也许与离开北京,没有找到一个可靠的组织有关。做为一个“打工人”,关键还是要靠着一个可靠的组织。离开后,才发现个人对组织的依赖是那么的强。离开后,才对自己有更多的认识。
年轻的时候,时不时认为上天在关注着“我”,总会在自己的身边安排一些人帮助我。
后来才发现,只是自己运气好,遇到友爱的人。随着生活的变动,这些人也离开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需要“我”去帮助的人增加了,而可以并帮助“我”的人在减少。也许,上天真的关注过我,但它也期望着我去关注、帮助他人。
经历了短暂的“创业”后,迫于现实,辗转过几个组织后,对自己的发展前景越发地动荡、迷茫。工作的目的,越来越变成“挣钱应付家庭开支”。真的不是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意义,有的工作只是因为有人愿意买单。内心的真话像刀子捅在心口。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家庭开支”——上有老,下有小。没有人可以依靠,需要依靠自己的人却真的需要我的支持。
更真实的话是,即便没有“家庭开支”的压力,我也想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什么工作内容适合我?适合在欠发达城市开展?什么工作可以让我开心?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些问题和现实的问题,纠缠着、折磨着我。不去思考这些问题并不能让我内心安稳些许。而这些问题透出的一点点希望之光,都可以让我燃起对未来的期望。
不确定我是否有幸可以在人生中找到自己的答案,但不终止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许就是这些问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