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连载之16章 之渠道故事1
慢慢的,工厂订单开始多了起来,刚开始,只要愿意提货做我们品牌的,没有太多的约束,大大小小的客户群体差不多二百多家,马上跟单人员就不够用了。刚开始我们建立品牌和渠道,是没有办法去挑选客户的,说白了,有人代理就给他做了。根本没能力做筛选,工作量一下子就把工厂拉到了天天加班加点了。
这样的模式维持了一年左右,工厂筋疲力尽,每天就是生产,出货,接单。没有看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忙的不亦乐乎。虽然赢利了,但是无法有更多的模式往前裂变。
我觉得是时候该出手了,一年后,我提出来,每个城市和省份,设立省代和市代,而且都只能独一家了。有些城市有三四家的客户,我的条件是,谁愿意做我的独家代理,不代理其它品牌,就和谁签约。(大部分代理商在前期,都会代理几家品牌以供客户选择)
这个过程很痛苦,业务经理都要和我吵起来了,毕竟行业在那,大家都是这样竞争,以量取胜。而不是以品牌取胜,特别是深圳有厂家大大小小上千家,我们有什么底气让客户选择独家?(初创A工厂不是现在的B工厂网络行业)
但是我相信,总有人愿意看的更远,愿意走的更远和我们一起玩下去。这么多的客户群体,我们只要挑出与我们同行的客户就可以。
于是,我一边花了60万在行业的宣传广告上,每一个月期刊放在第二页。这个期刊,发放量是非常之大的,首页一般都是行业老大占有,而前三页,就是采取价高者得。当年那个时间点挺好,08年时,大部分工厂都面临着金融危机,更别提有愿意花高额的广告费用来做广告了。
而且这个行业期刊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只要是行业人士一般都会有一本。国内大部分客户群体,对工厂的概念不太清晰,广告的宣传力度就是实力的象征。这就是为什么CCTV1的投放广告N年就是过亿起步的原因了。
08年底,我把渠道的雏形建立了,省代一个,市代只能一个城市一个。所有三四级县的客户群体,归属市代统一发货。市代因为独家代理我们的产品失去了其它品牌的客户群体,但是我们把其它三四线的客户全部归给他们,虽然利润减少了一半,但是维护和订单量完全可以满足市代的需求。
这一招,让很多原来根本不想做我们独家代理的其它客户看到了,纷纷马上签定了代理合同。只要签理代理合同的,所有的广告费用和参展会费,都是由厂家支持。高峰的时候,我一个月参加过四个城市的代理商渠道招商会,特别是山东,东北,江苏,浙江等经济富裕的省份,基本上都是一个月要去到一次巡回了。
渠道为王,这是做国内市场唯一的出路。没有品牌化,工厂的订单无法正常生产预估,品牌化后,基本上工厂所有的流程全部都可以按需生产,且没有非标,都是统一生产入库,按型号配货,大部分的精力,又回到了渠道业务产品上了。
渠道是江湖,江湖故事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