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时间日益的碎片化。阅读速度也加快。面对不确定的碎片时间,人通常会选择快速地阅读,以避免在一个不确定碎片时间长度结束时不得不终止阅读。所以短篇的微博、段子容易流行。微视频也得以快速的发展。长篇的文章也要突出重点,俗称划重点。
不少人是对这种状态表示担忧。
另一方面,除了以前的传统内容制造组织,现在一些生产厂商、以前默默无闻的个人,都在尽力挖掘内容,撰写长篇文章。
虽然这些长篇文章也会划重点,但是内容确实非常有益。对内容制造者来说,内容能给他带来流量,也就有可能带来广告的收入或者流量变现的机会。
以生物技术为例,现在各种大大小小的生物公司,都在努力地制造内容,介绍自己业务相近的、相关的内容——研究进展、行业发展趋势等等。有的文章甚至一口气详细解读介绍五六篇SNC文献。而且这种大工作量的内容产出,基本上保持在一周一次的频率。这已接近以前传统内容生产商的工作强度。
同时,这也大大提高了研究者获得科研信息的效率,减少了研究者阅读非母语文献的劳累。
研究者可以通过关注与自己研究相关的企业公众号或一些个人公众号或者知乎等相关企业号,跟踪非常专业的领域的研究进展。这些非常专业的领域很可能是以前的传统内容生产商无法跟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