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是否需要电子自由的思考

整个8月都在忙着移动的项目,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关注大姐假期的生活。加上我们自由的电子产品使用政策,最终的结果在开始表现出来

在开学的第一周,作业完成得很晚,基本都要9点半之后。白天也是拖拖拉拉

想着这是开始适应期,按照过往,第二周会恢复正常。耐着性子等到第二周,发现涛声依旧。更可怕的是,发现大姐已经染上了电子产品依赖症了。比如一回来就要打开音频或者视频,为了听音频,故意调得小小声,不让我们发现。吃饭的时候也要听好久。

矛盾爆发于一个平日的中午。这天中午一点半我回到家,发现大姐还没有吃午饭,在看视频。说是她还没有想好要吃什么,所以一直在考虑,没来得及吃。我给了大姐机会坦白,在做什么,终于说是在看视频,看了四个。

可惜年幼的小朋友不知道有缓存这个东西,显示她从放学到案发一共观看了23个视频。内容乱七八糟,都是一些中学生角度八卦。这让我意识到孩子的自律是有有效性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律是需要外力维持和加强的。毕竟她也只是个八岁的孩子,很难有那种理想中的自律。

经过晚上与大大的商量,我们决定取消自由的电子产品使用方式,变为有限使用。变更密码,每天由我们提供内容和点播。小朋友对这个方式很不适应,但也知道是自己做错了,没有做更多的抗争,而是希望能通过好的表现可以重新拿回自由使用权。可惜的是,并不知道这次行为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回收自主使用权的这一周,大姐被迫有了那么一点点改变,最为明显的是不再能自由的选择要听的内容和长度,从而老实的开始听英语。这次事件也给我一个提示,还是应该要控制下孩子音频输入,培养阅读输入的习惯,否则有可能以后她就是个听力型儿童而不是阅读型

发表评论